爪哇、高棉能登陆《帝国时代2》凭什么?
事实上,无论在国内,还是整个世界,持有这种想法的人们不在少数,而我们对东南亚的第一印象★★◆★◆■,除了吴哥窟★■★、巴厘岛等旅游景点■★,剩下的只有无边无际的雨林。的确,当四大文明古国兴旺发达时,这片土地仍处在蛮荒边缘◆★■★。在公元1世纪后■★◆◆■,由于铁器和其它技术的传入,东南亚地区的王国才变得繁荣强盛起来。
高棉势力的特殊兵种:携带重弩的战象,其原型实际来自高棉人的古代石雕(上)■■◆,在升级后◆★,该战象不仅将增加攻击力,而且发射的弩箭数量也将上升
但苏耶跋摩二世不仅继承了一世的英勇剽悍◆◆■,也继承了其好大喜功的心理★◆■■■。在晚年■◆★◆★,他将精力投入到了修建巨型神庙上。在他去世之后,政治动荡开始出现,同时吴哥也受到严重的外来威胁。1177年,生活在今天越南南部的占族人大举入侵■◆★◆,他们沿湄公河而上,越过洞里萨湖,将木结构建筑为主的吴哥古城付之一炬。
而这一点也是国王们大兴土木的动机所在,其中有些工程持续了数百年。通过这些神庙,国王得以向臣民宣布■★,自己是神明在人间的代表◆■◆★■◆,至于他的业绩也将随着这些建筑永世长存。
从某些意义上说,他们确实做到了,学者们之所以能还原柬埔寨的历史★◆◆★◆■,都要拜神庙中的铭文所赐◆★■★◆,而在这些铭文中,许多都献给了一位叫苏耶跋摩一世的国王,其中一段铭文这样记载道◆◆:“他具有像太阳一样的品格,使莲花盛开,令万物欣欣向荣。”——这些话并不是凭空吹嘘,因为铭文上还记载,自即位以来,这位国王几乎凭借一己之力,让国家摆脱了混乱,并最终走向强盛■★◆。
印度文化向东南亚的传播示意图,在12世纪之前,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都皈依了印度教或佛教
不仅如此■★■◆■★,既然《帝国时代2HD》新文明都来自东南亚■◆,那为何这部资料片被命名为“王侯(Rajas)的崛起”■★?事实上★◆◆★,“Rajas★■”这次词来自印度,其既可以被理解为一个部落的领袖■★★■◆■,也可以被理解为贵族,或是一个强大国家的统治者■★。在东南亚,人们原封不动地沿用了这个词的含义★★◆■■。
苏耶跋摩出生于中南半岛南部的一个王公家庭,后来随着政治联姻来到了吴哥。由于国王去世,整个吴哥陷入了四分五裂,而苏耶跋摩正是在此时◆◆◆,从众多王位觊觎者中脱颖而出★◆■★。当大权在握之后,苏耶跋摩又和印度南部的处罗帝国结盟,将势力扩展到泰国中南部地区,而这些战事也充当了《帝国时代2:HD》新DLC中高棉战役的背景。当1050年前后■◆■■◆★、苏耶跋摩去世时,吴哥已经成为东南亚最强大的国家之一★◆◆★★,当时的铭文记载:“在宫殿前◆■,共有4000名大臣和官员向国王效忠”。
在12月底◆★★■■,作为当年经典《帝国时代2》的延续★■★,《帝国时代2:HD》在上市两年多后又推出了新的DLC,这一DLC名为《王侯的崛起(Rise of Rajas)》■◆◆★◆■,它的出现证明,《帝国时代》系列的魅力依然长盛不衰。只是,这次登场的新文明让人略感疑惑,和之前让人耳熟能详的国家不同■★,对这次登场的四方势力:马来◆★◆★■★、高棉、缅甸、越南,许多人只知道它们只来自东南亚,而这片土地又给人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:东南亚也有值得一提的文明?
Raja在印度当地方言和英语中都有★◆■“王侯”之意。但对《帝国时代2HD》的DLC“Rise of Rajas◆★”,国内游戏媒体却将其翻译为“阿尔杰斯的崛起”,明显是收到了百度搜索引擎的坑害:因为在上面输入Rajas,第一条结果是一家名为◆■★■“阿尔杰斯■■★■■”的印度飞饼店
当然◆★★★★■,需要指出的是,东南亚地区的文明也并非对印度文化全盘接受。在第一批印度航海者到达时★★◆◆,当地的社会和文化已经比较成熟了,并且拥有了发达的商品经济★◆。由于许多商品都在这里集散和中转★■■,当地统治者们也获得了某种文化自信:事实上★★■★■,他们是将来自印度的政治和宗教★■、同祖先们的传统结合起来——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高棉人,他们的建筑★★■■■、军队和发迹史也都出现在了《帝国时代2:HD》的新DLC中。
今天◆★■,造访吴哥的游客都会来到巴荣寺,这座寺庙的建造始于苏耶跋摩一世时期,但阇耶跋摩七世才最终将其完成,其中有50座精美的宝塔■◆,但和以往的国王不同,这座寺庙供养的不是印度教的婆罗门■★■,而是佛教的僧人。据说★■★,由于在危难时刻◆■■■■,国王向印度教的神明祈祷★■,但神明没有做出回应■★◆★,因此■◆■◆★■,阇耶跋摩七世便在一怒之下将寺庙献给了佛祖。
和当时的许多国家不同◆★◆■,高棉王权的保障不是官僚而是军队。他的士兵主要从农民当中征召,而常备军队的核心是王室和贵族饲养的战象■★◆◆★。在当时的东南亚■◆★★◆,战象的地位相当于今天的坦克。不仅如此■★■◆■,高棉人还将善于制造弓弩的特长同这种巨兽结合起来★■★◆◆■,由此产生了一个特殊兵种——携带重弩的象兵,无论在历史还是游戏中,它都是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攻城武器。
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◆◆◆★■◆,为什么东南亚人要使用一个印度词语,来形容他们自己的一国之主◆■◆■?这与东南亚文明的起源有关,在早期,它们很大程度上受了印度文化的影响,因为每当季风吹起时★◆◆,印度的航海者们都会穿过东南亚前往中国,为等待风向变化,他们有时会在沿途停留数月。在这条航线上,纷至沓来的不只有商人,还有印度教和佛教的僧侣,以及逃离战乱的难民。他们除了带来了各种商品,还有宗教信仰■■■、文化和文字。正是因此■■,东南亚的许多传统和非常接近印度,这也是★◆“印度尼西亚”◆★“印度支那”等地名的由来。
吴哥窟中的苏耶跋摩二世像★◆◆◆,值得一提的是,这位君主也出现在了《文明4》中
不仅如此,由于宗教在文化中占据了绝对支配地位,当地的历代统治者们大都认为:由于国家会不断兴起和毁灭◆■◆■■★,历史记录完全不重要,重要的是对神明的虔诚■◆■★★★,正是因此★■■,当地人留下的记载大多与宗教有关,而人物和事件只是其中的陪衬。
遗憾的是■★★★,阇耶跋摩七世是高棉历史上诸多勇士国王中的最后一位,当巴荣寺竣工之时,高棉王国的命运也急转直下◆★■◆◆。按照传说◆■◆★★★,在接见臣民时,一个麻风病人在激动之下亲吻了他,让国王染上了不治之症,他的王国也因此一落千丈。而在境外■★★◆★,蒙古人的势力正在一路南下,迫使高棉人的宿敌——占城人大举向南迁移★■★;与此同时,发源于中国云南的傣族人也来到了今天的泰国境内——就在阇耶跋摩七世去世后不到60年★◆★■★◆,高棉便被夹在了两个强国之间,最终,高棉王国被泰国灭亡。虽然后来一些当地的王公恢复了独立,但无论在文化还是在权势上,这些国王都很难和当年建造吴哥窟的统治者相提并论。
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,高棉人一时手足无措,但他们最后团结在了阇耶跋摩七世的麾下。按照铭文记载,阇耶跋摩七世是苏耶跋摩二世的第二个侄子◆■★,在被拥立时已经快50岁了★★■★◆。他之前可能担任过将军★■,而且非常擅长水战。在他的带领下,占族人闻风而逃——阇耶跋摩七世抓住机会大举反攻,将占城人的土地变成了他治下的一个省。而在国内,阇耶跋摩七世励精图治,鼓励臣民开垦农田、开辟道路;他还在首都大兴土木,让古老的吴哥重新变得光彩照人。
另一方面,其历史的话语权也从来没有被当地人掌握◆◆。在14世纪之前,关于东南亚的记录主要来自中国方面的史书;而在地理大发现之后,由于殖民主义的影响,当地又成了世界上最动荡和贫困的地区■★★★;至于冷战期间,当地更是成了美苏两大阵营角力的战场——这让外人很难将这片土地同★★◆■★“文明■■◆★”联系到一处。
不仅如此,东南亚的国王们也继承了与印度人相似的精神特质。在2000多年中,当地没有发展出完善的中央集权,一个国家的强弱完全由统治者的个人手腕决定◆■。他们的领土既没有界碑,也没有哨卡,而像是一团不断流动的水银◆★。也正是因此,这种建立在个人魅力之上的霸权往往都很脆弱◆◆★■◆。另外,在巩固地位的斗争中,统治者们纷纷向神明求助,为了修建庙宇不惜倾尽国库,这也为王国的四分五裂埋下了伏笔★■。
虽然今天★◆★,历史学家们已经摆脱了一些偏见◆◆■★■■,但在还原东南亚历史的问题上,他们仍然缺乏许多客观条件:其中最尴尬的是★★◆◆,当地历史始终缺乏足够的文字记录。当地湿热的环境是纸张的天敌■◆◆■★,在温带地区,书籍和卷轴可以保存数百年■◆★■◆,而在东南亚,它们只要几年就会出现腐烂◆◆■★,这使得相关的文献史书极为短缺■★■◆◆。
还有一些原因加大了今天人们了解东南亚的难度★★◆■◆,过去2000年中★■★◆■■,当地极少出现强大而稳定的王朝,即使统治者设置了史官,其留下的记录也往往在战乱中付之一炬。当12世纪后、第一批当地人编写的史书诞生时,许多事件都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。
苏耶跋摩一世的影响是如此之大,以至于在后人们的印象中,这一称号成了“伟大君主”的象征。高棉历史上另一位有作为的国王,也采用了★★■★★“苏耶跋摩”这个称号,他后来被称为苏耶跋摩二世。不仅如此,这位国王的经历也和苏耶跋摩一世有许多相似之处:他原先也来自外邦,在王位争夺战中大获全胜,最终杀死了一世国王的子孙们★★★■。苏耶跋摩二世还向外发动了一连串战争,铭文上记载★★★◆■■:◆■◆★■★“他跳向敌人国王的战象◆★★,杀死了他,就像迦楼罗神鸟在山边杀了一条蛇★■◆。”
《帝国时代2HD》新DLC的宣传画,从左至右的三个人物分别为缅甸势力的领导人莽应龙、马来势力的领导人加查·马达◆■◆、越南势力的领导人黎利